2023年9月19日上午,以“碳循新工业 数聚新经济”为主题的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工博会是观察国内外工业经济趋势的窗口。当前,制造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舞台,其发展状况备受关注。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今年,相关参展企业对工博会投入了极高的期待和重视。
九项工博会CIIF大奖出炉
时隔三年,工博会再次回到上海“四叶草”展馆,制造业领域许多新老朋友早就摩拳擦掌,希望借助这个国家级平台一展身手。
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在评价今年工博会意义时表示,这将是一届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展会,对于提振全球工业经济信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双方将通过产业链金融、“一链一策一服务”、“股贷债保”联动、与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实时交互等创新模式,新增信贷投放3000亿元,显著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比重,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此外,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计划。未来3年,双方将围绕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融资需求深化合作。中国工商银行创新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新增不低于30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中长期贷款比例不低于30%。
开幕式上,9项工博会CIIF大奖同时出炉。“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获CIIF特别大奖。这是我国首个行星际飞行平台,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首次实现地外行星捕获、首次实现四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探测数据,实现了我国航天器由地月系向行星际的跨越式发展,极大推动了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
机器人巨头带来新技术、新应用
今年工博会,机器人展区让人“大开眼界”,展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也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工业机器人领域企业参与数最多的机器人全产业链平台,汇聚了机器人“四大家族”。
数字化、低碳化“双向联动”
今年工博会牢牢抓住了制造业低碳化、数字化的趋势。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分析,随着当前数字化和低碳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数字化、低碳化正呈现出“双化叠加、双向联动”的特点。从这个意义出发,今年工博会有望开启一个新制造时代。
文章源自:国际金融报